情事互文汉魏辞赋与小说的参体同构(3)
汉魏小说也精通“劝百讽一”“曲终奏雅”的写法。《穆天子传》写天子豪奢驾游以后,云:“予一人不盈于德,而辨于乐,后世亦追数吾过乎!”郭璞注曰:“穆王游放过度,行辄忘归,故作此言以自警。”(22)上海古籍出版社编:《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·穆天子传》,第9页。《汉武帝内传》详尽铺陈武帝侈靡生活后,西王母告诫道“然女情恣体欲,淫乱过甚,杀伐非法,奢侈其性……若能荡此众乱,拔秽易韵,保神气于绛府,闭淫宫而开悟,静奢侈于寂室,爱众生而不危”,并授之以“要言”(23)上海古籍出版社编:《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·汉武帝内传》,第143页。,类似于枚乘《七发》之结构。后世戏曲小说也多遵循这种结构模式,如唐代小说中的元无有与成自虚、《红楼梦》中渺渺真人与茫茫大士的对话模式,即是源自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《上林赋》中“子虚、乌有、亡是公”的设置。话本剧本的结构也取法于汉赋体式,任中敏先生即指出:“盖赋中早有问答体,……大抵首尾是文,中间是赋,实开后来讲唱与戏剧中曲白相生之机局,亦散文与韵文之间,一种极自然之配合也。赋以铺张为靡,以诙诡为丽,渐流为齐梁初唐之俳体。其首尾之文,初以议论为便,迨转入伎艺,乃以叙述情节为便,而话本剧本之雏形备矣! ”(24)任中敏:《唐戏弄》(下册),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6年版,第888页。至明清的“劝世”小说,如《金瓶梅》在小说架构上即与赋体若合符契,张竹坡在第一百回回评中说:“第一回弟兄哥嫂以‘弟’字起,一百回幻化孝哥,以‘孝’字结,始悟此书,一部奸淫情事,俱是孝子悌弟穷途之泪。夫以‘孝、弟’起结之书,谓之曰淫书,此人真是不孝弟。”(25)兰陵笑笑生:《金瓶梅: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》,长春:吉林大学出版社,1994年版,第1650页。开头“发端警策”,末尾“曲终奏雅”,冯梦龙在批评《金瓶梅》时,即谓其“另辟幽蹊,曲终奏雅”(26)高洪钧编著:《冯梦龙集笺注》,天津:天津古籍出版社,2006年版,第96页。。
汉赋的基本结构就是“意者汉赋之为式,大概先之以问答,次之以敷叙,终之以讽谏”(27)章如愚:《群书考索》续集卷十七《文章门诗赋》,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。,“假托问答”的方式有助于“凭虚构象”,“伪立客主”的对话方便于叙事的展开,而“曲终奏雅”有功于劝世道情,汉魏小说的叙事方式基本上和辞赋一致,甚至受到处于强势地位的赋体渗透,从而影响到后世戏曲小说的创作。
二、主题情节:互文摹写的对象
从枚乘《七发》开始,音乐、饮食、乘车、游宴、田猎、观涛等铺陈摹写即成为汉魏辞赋的经典主题。以车驾为例,傅毅《洛都赋》云:“于是乘舆鸣和,按节发,列翠盖,方龙辀。备五路之时副,槛三辰之旗斿。傅说作仆,羲和奉时。千乘雷骇,万骑星铺。络绎相属,挥沫扬镳。”这是总写天子车驾,又如写天子骏马风采,傅毅《七激》云:
骥之乘,龙骧超摅,腾虚鸟踊,莫能执御。于是乃使王良理辔,操以术教,践路促节,机登飙驱。前不可先,后不可追。逾埃绝影,倏忽若飞。日不转曜,穷远旋归。此盖天下之骏马,子能强起而乘之乎?
骥,即赤骥,,即,均是良马名,都属于周穆王八骏之中。赋中“天子之骏”的铺陈描写与小说形成互文,如《穆天子传》写天子车驾曰:“天子之骏:赤骥、盗骊、白义、逾轮、山子、渠黄、华骝、绿耳。狗:重工、彻止、雚猳、□黄、南□、来白。天子之御:造父,三百,耿翛,芍及。……癸酉,天子命驾八骏之乘:右服骅骝,而左绿耳,右骖赤蘎,而左白。天子主车,造父为御,泰丙为右。次车之乘,右服渠黄而左逾轮,右盗骊而左山子。柏夭主车,参百为御,奔戎为右。”其他如田猎主题“癸未,雨雪,天子猎于钘山之西阿……甲辰,天子猎于渗泽……天子于是休猎,于是食苦”;宴饮主题:“天子大飨正公、诸侯、王吏、七萃之士于平衍之中……”;奏乐主题“天子三日休于玄池之上,乃奏广乐,三日而终,是曰乐池……”(28)上海古籍出版社编:《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·穆天子传》,第6—28页。等等,《穆天子传》俨然成为一篇《天子游猎赋》。
汉赋与小说经常摹写同一个故事情节,以“汉武帝与西王母”故事最为明显。在辞赋方面,《大人赋》可谓得风气之先,《史记》载:“相如见上好仙道,因曰:‘上林之事,未足美也。尚有靡者,臣尝为《大人赋》,未就,请具而奏之。’相如以为列仙之传,居山泽间,形容甚臞,此非帝王之仙意也。乃遂就《大人赋》。”(29)《史记》,第3056页。这是《大人赋》写作本事,乃是针对汉武帝嗜好神仙之术而作,写车驾云:“乘绛幡之素蜺兮,载云气而上浮。建格泽之长竿兮,总光耀之采旄。垂旬始以为巾参兮,抴彗星而为髾。掉指桥以偃蹇兮,又旖旎以招摇。揽欃枪以为旌兮,靡屈虹以为绸。红杳渺以眩愍兮,猋风涌而云浮。驾应龙象舆之蠖略逶丽兮,骖赤螭青虬之蚴蟉蜿蜒”;写见西王母云:“排阊阖而入帝宫兮,载玉女而与之归。登阆风而遥集兮,亢乌腾而一止。低回阴山翔以纡曲兮,吾乃今目睹西王母?矐然白首,戴胜而穴处兮,亦幸有三足乌为之使。必长生若此而不死兮,虽济万世不足以喜”。扬雄《甘泉赋》也有写天子驾车向西王母祝寿情节云:“陈众车于东坑兮,肆玉轪而下驰。漂龙渊而还九垠兮,窥地底而上回。风漎漎而扶辖兮,鸾凤纷其衔蕤。梁弱水之濎濙兮,蹑不周之逶蛇。想西王母欣然而上寿兮,屏玉女而却宓妃。”武帝会见西王母,是小说《穆天子传》《汉武故事》《汉武帝内传》等的常见主题,《汉武帝内传》写车驾云:“唯见王母乘紫云之辇,驾九色斑龙,别有五十天仙,侧近鸾舆,皆身长一丈,同执彩毛之节,佩金刚灵玺,戴天真之冠,咸住殿前”,写西王母形象云:“著黄锦袷襡,文采鲜明,光仪淑穆。带灵飞大绶,腰分头之剑。头上大华结,戴太真晨婴之冠,履元琼凤文之舄。视之可年卅许,修短得中,天姿掩蔼,容颜绝世,真灵人也。”(30)上海古籍出版社编:《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·汉武帝内传》,第141—142页。赋与小说对西王母车驾的摹写形成互文,而西王母形象却有了霄壤之别,由《大人赋》的“形容枯槁”变成了《汉武帝内传》中“容颜绝世”的美人,但武帝见西王母主题是赋与小说共同关注的对象。
文章来源:《小说评论》 网址: http://www.xsplzz.cn/qikandaodu/2021/0728/1182.html
上一篇:基于金瓶梅的章回体小说教学策略
下一篇:论埃及电影基特卡对小说苍鹭的叙事改写与创新